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
西医疗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疗法能够使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得到改善。中医疗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类型,针对性中药配方调理气血。如:四物汤加减法治疗, 患者不易复发,可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中西医疗法,内分泌平衡治疗,治疗由内到外,疗程不长,不易反复,费用适当。
月经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治本调经。治本即伏其所本,先其所因,抓住各种病症的基本病机,消除其致病病因,其具体诊疗思路是:辨病之先后、辨病之缓急、辨年龄,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之失衡,使月经恢复正常。
依据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在月经前期、经间期、接近排卵期、月经后期,结合患者的体质,辨证加减,灵活应用调经。
1、月经改变。(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最后绝经。(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3)月经突然停止,较少见。由于卵巢无排卵,雌激素水平波动,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对于异常出血者,应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变。。
2、血管舒缩症状。临床表现为潮热、出汗,是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是更年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起自前胸,涌向头颈部,然后波及全身。
1、检查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有无升高。
2、雌二醇(E2)与孕酮水平有无下降。。
3、促黄体生成或激素(LH)绝经期可无变化,绝经后可升高。
4、分段诊刮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除外子宫内膜肿瘤。
5、盆腔超声、CT、磁共振检查可展示子宫和卵巢全貌以排除妇科器质性疾病。B型超声检查可排除子宫、卵巢肿瘤,了解子宫内膜厚度。
6、测定骨密度等,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主任医师,从医50年,擅长心理与体育疗法,对妇儿诸病收效亦丰。获两项国家专利及三项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论著有《金匮要略新编》、《千金诊法释评》、《徐光华医学论文集》、《徐光华医文集》,其人被《求医问药实用词典》、《中国当代专家人名辞典》、《世界名医大典》等书收载。
月经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治本调经。治本即伏其所本,先其所因,抓住各种病症的基本病机,消除其致病病因,其具体诊疗思路是:辨病之先后、辨病之缓急、辨年龄,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之失衡,使月经恢复正常。
依据天理医理而产生的中医时间治疗方法。依据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在月经前期、经间期、接近排卵期、月经后期,结合患者的体质,辨证加减,灵活应用调经。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围绕病人主诉对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情况、治疗经过以及其他各种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结合月经期、量、色、质、脉、舌四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辨证施治。
经量不规则,或多或少,无周期、无规律性,月经稀发、月经过少。有的初潮后经停数月,经转时量多,甚或如崩而下,或出现贫血外观,此种表现多属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特别注意。
主要为内分泌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卵巢功能发育不全引起的。另外,情绪以及健康状况对月经周期也有影响,情绪低落、过度疲劳同样会引起月经紊乱。
及早就医,遵医嘱服药调理。忌食生冷、注意营养;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避免过劳。
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月经过少,经量及经期均少;月经频发即月经间隔少于25天;月经周期延长即月经间隔长于35天;不规则出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出血全无规律性。
主要可能出现妇科炎症,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或者是出现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同时由于性生活过于频繁,生活压力过大,饮食习惯不良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不调。
应该及早就医,并做好妇科检查,如子宫附件B超、性激素六项检查等。平常应该注意性生活频率,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心态。
月经周期间隔时间延长,表现为间歇性闭经,或变为持续性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达1~2个月不止;经量可正常或较前减少。
女性步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在变化,因为荷尔蒙失调容易造成无排卵性的出血。而如果妇女生殖道炎症和生殖道肿瘤,比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都会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很容易与更年期月经紊乱相混淆,因此要警惕更年期月经不调。
更年期月经不调的治疗,要想到是否是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应进行全面检查,或作子宫内膜活体组织检查。除外肿瘤后,再按更年期月经紊乱治疗。